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5-19 14:35:33 |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张晓娇 |
研报出处: 中银国际 | 研报页数: 7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811 KB | 分享者: 148****05 | 我要报错 |
当产业大佬减持的时候,未来半年内股价大概率是下跌的。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七年来A股市场减持显著多于增持。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从2010-2017年间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增减持的情况看,减持金额累计接近7,000亿元,累计增持金额则仅略超2,000亿元。
减持前半年平均涨幅最显著,减持后一个月对股价的影响最大。
增持前一个月平均跌幅最显著,增持后三个月至半年股价的变动比较明显。但整体看,增持对股价的影响远逊于减持。
从市值的角度看,流通市值越小则股东越倾向减持。流通市值500亿以上的公司被减持的较少。同时市值越大,公司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就越大,相对应的,市值越大,公司股东增持对股价的支撑也越大。
从估值的角度看,PE(TTM)在60倍以上的公司被减持的市值占全部减持市值的一半。估值越高的公司,其股价受到减持的影响就越大,但估值高的公司,股东增持对其股价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统计中的两类数据整理。其一,并非所有重要股东的二级市场交易明细都在统计范围内,以下分析中的“股东”仅包括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和上市公司高管。其二,部分上市公司公告日期和变动截止日之间相差较远,我们仅保留了变动截止日后两周内公告的股东增减持,对于公告较远的股东持股变动没有纳入统计范围。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