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7-11 08:40:20 |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徐伟 |
研报出处: 宏信证券 | 研报页数: 3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382 KB | 分享者: 沪****少 | 我要报错 |
市场延续反弹,上证综指周涨0.80%,站上3200点,创近两月新高,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周涨0.32%、0.36%、0.69%,均表现较好。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市场经历了前期的连续修复,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情绪有所恢复,成交额和换手率等指标均出现提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市场结构上,周期类行业由于价格上涨和中期业绩较好出现明显上涨,有色、钢铁、造纸、煤炭、化工等行业表现突出;另外在风险偏好回暖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以及无人零售等相应板块的热度提升表现突出,次新股也重回活跃。
市场目前延续回暖态势,风险偏好提升下,结构性行情逐步扩散,业绩和估值为基准仍是主线,在业绩驱动理念之下着眼于中报超预期的个股和行业机会。行业配置上: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价格反弹以及中报业绩可能超预期的周期性行业:煤炭、有色、钢铁、化工(钛白粉、纯碱、维生素、化纤)、机械设备等;2)内生性增长较好且可能超预期的大消费行业仍值得关注:家电、汽车、医药、旅游等;3)估值优势明显的行业:金融、房地产、机场、高速公路等;4)主题上关注混改投资机会。
一、监管缓和、流动性偏松,助力市场反弹延续。4月份以来监管加码以及流动性趋紧是制约市场的重要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市场担忧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措施过密促发金融风险集中暴露;二是市场担忧央行和银行等主动缩表导致流动性快速收缩;三则是市场对于金融去杠杆导向明确但措施加码下主体行为趋于谨慎。5月中旬以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相继表态并缓和市场的担忧,市场开始企稳;6月以来,由于央行预期管理和公开市场对冲等操作,流动性整体保持宽松,促使股债市场出现反弹;进入7月,由于季节性扰动因素减少、月末财政投放量较大以及外汇占款改善等因素促使流动性依然充裕,监管的缓和、流动性短期偏松,助力市场继续反弹。目前来看,金融防风险、去杠杆的态势仍将延续,流动性整体保持易紧难松的状态仍旧延续,如果央行继续无操作,逆回购和MLF到期、转债发行、财政收税等将导致资金面自然收敛,未来流动性有望回归松紧平衡状态,这在一定上制约市场的空间,但节奏上流动性由偏宽松到中性的过渡是缓慢的,预计对市场的影响有限。整体上来看,短期监管和流动性的“蜜月期”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助力市场短期反弹,而从长远来看基础制度的完善、运行规则的重塑、监管能力的提升、市场环境的净化才有可能实现金融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重塑市场的信心。
二、经济和估值构筑底部支撑,盈利改善决定上移动力和结构。6月制造业PMI反弹至年内次高,虽然经济短期稳中趋缓可能延续,中期局部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仍突出,但整体来看,从去年到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韧性十足,主要由于经济的周期性力量开始体现,伴随世界经济周期复苏下国内经济最坏的时间或许正在过去,同时国内经济转型可能取得初步进展,结构由外向转内需、内需由投资转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等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促使企业盈利从去年以来出现明显的改善,部分行业盈利修复的估值结构性支撑传导至整体盈利对系统性估值的支撑;估值结构上来看,与盈利改善相匹配,以沪深300为代表大盘股进行估值上修,中小和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进行估值下修,而整体上各主要指数的估值目前均低于2005年之后的历史均值,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周期以及改革和转型的宏观背景,目前整体估值继续大幅下修的空间有限,构成市场底部支撑。A股市场表现来看,从2016年5月以来的反弹主线主要围绕着盈利和估值演进,其中估值是底线,盈利是驱动力,先是去年以传统周期类行业由于价格反转带来的盈利改善的修复行情,后是主要由于需求改善和企业补库存带来的大消费类企业的盈利修复行情,再者就是上半年由于行业集中度和比较优势提升的“漂亮50”行情;目前由于工业价格企稳反弹以及中报业绩预报向好等驱动传统周期类行业表现突出,从去年到今年以来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主要来自于盈利的边际改善程度,在业绩驱动理念之下理应密切关注中报超预期的个股和行业机会,从市场风格理念的传导上来看,关注业绩和估值匹配但涨幅不明显行业中的一线龙头,以及行业整体复苏中的二线龙头,同时关注业绩和预期差存在的传统周期性行业的机会。
三、投资策略:反弹为主,业绩为先。市场目前延续回暖态势,风险偏好提升下,结构性行情逐步扩散,业绩和估值为基准仍是主线,在业绩驱动理念之下着眼于中报超预期的个股和行业机会。行业配置上: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价格反弹以及中报业绩可能超预期的周期性行业:煤炭、有色、钢铁、化工(钛白粉、纯碱、维生素、化纤)、机械设备等;2)内生性增长较好且可能超预期的大消费行业仍值得关注:家电、汽车、医药、旅游等;3)估值优势明显的行业:金融、房地产、机场、高速公路等;4)主题上关注混改投资机会。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