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研究报告:上海证券-市场点睛:外资对于A股投资生态的影响-171113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11-13 13:39:58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屠骏
研报出处: 上海证券 研报页数: 4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383 KB 分享者: ala****xh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表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超过1.021万亿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历史上,首次超过1万亿元大关。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这个数据相较同期,沪深两市逾56万亿的A股总市值、逾44万亿的A股流通市值总额而言,1万亿的外资持股大概相当于1.7%-2.3%的微小比例。但考虑到,外资持股相对集中,且近三年内增速?凶猛?,并与境内机构投资行为形成较强共振,其对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市场生态与投资理念,正在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
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外资持股在近三年内增速极为凶猛。从2014年3月至今,累计增幅超过200%。而且这一轨迹与2014年以来,沪股通、深股通的次第开通,完全吻合。汇总沪深股通的统计数据可知,截至10月末,北向资金目前已经累计流入A股市场3263亿元,这个数值约占当下外资持股的三成以上(尚未考虑持股升值因素)。充分显示了,沪深港通已经成为外资增持A股的首要通道。
近期来看,国庆长假后互联互通双向资金流动明显扩大:北向日均流入16亿元,高于年初至今平均的9亿元;南向日均流入17亿港币,高于年初至今平均的11亿港币。特别是国庆节后一周北向净流入139亿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单周第六高。
目前机构投资者一致认为,外资持股飞速增长和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发生的巨大转变,之间具有非常关键的联系。外资在A股市场过去一年的风格转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是蓝筹股的投资者结构开始率先变化。主要表现在蓝筹股上涨过程中的量价关系相比较历史上的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异化,也就是俗称的缩量上涨,其中的原因就是,蓝筹股的大量筹码被外资‘锁仓’了。低估值的蓝筹股被外资等长线投资者大量扫盘后,整个市场筹码分布结构发生变化,随着这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A股市场?价值投资风潮?终于横扫整个市场,其实说白了就是精选标的,中线锁仓。
很多个股案例说明,国内的资金也在纷纷仿效这种投资风格,未来还会不断自我强化导致整个市场优质标的的持仓稳定性上升。
伴随着外资持股的增加,他们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持股也越来越受关注。通过香港交易所披露的沪股通深股通北上资金持股以及单个QFII机构持流通股比例最高的个股行业归类可知,外资在上海市场主要购买公用事业、金融、食品饮料、医药、汽车及零配件等传统蓝筹股。而在深圳市场则更青睐家电、装修、安防、机器人、物流等消费升级和制造业中的新兴蓝筹公司。
从核心标的来看,金融和食品饮料一直是QFII的前两大重仓板块,占比分别为36%和17%。同时,它们也是沪深港通北向投资者最青睐的板块,两者一共占北上资金总持仓的36%以上。外资在不同的交流场合都表示,他们看好消费品行业中具有竞争力和独特性的行业龙头。他们会一直把消费股当作核心持仓,并在战略上继续超配消费板块。
展望未来,2018年3月1日,?MSCI中国A股指数?将更名为?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此外,MSCI还将发布新的?中国A股指数?,追踪的个股将限定在沪股通和深股通范围之内。2018年6月1日,按照2.5%的纳入比例将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2018年9月3日,将A股的纳入比例提高到5%。
对比海外数据不难发现,目前韩国的外资占比高达30%,台湾地区外资占比也高达25%。韩国年换手率下降至150%,波动率下降至15%;台湾年换手率下降至120%,波动率下降至20%。期间,韩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从0.15提高至0.65,台湾市场从0.2提高0.6。
明年A股虽然只开放5%的额度,但边际的巨大影响目前已经开始,随着市场的成熟有望持续扩大,未来市场的波动率和换手率不排除进一步下降,与海外联动将越来越明显。
显然,外资机构的投资思路与交易特征,是我们展望2018年市场的最重要维度之一。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