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11-16 16:03:10 |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叶倩瑜,刘凯 |
研报出处: 光大证券 | 研报页数: 36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2,215 KB | 分享者: hxj****yy | 我要报错 |
亚洲证券市场交易发展较晚,仅有百余年发展历史
亚洲证券市场主要兴起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与欧美市场相比发展较晚。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发展之初,各国市场体系、制度和监管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欧美证券市场的经验,受二战、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冲击,结合各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政策背景,逐步发展成各具特色的证券交易市场。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本文中分析了亚洲四大主要交易市场:韩国、日本、香港和新加坡。
亚洲证券市场交易机构公司化改制,机构整合,国际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亚洲主要证券市场均出现证券交易机构公司化改制,金融机构兼并整合,增大国际化开放程度等趋势。
香港、新加坡、韩国分别于1980、1999、2005年进行机构整合,成立证券市场主要交易所,日本除合并交易所外,另于2013年整合市场,建立新JASDAQ市场。除韩国外,另外三个市场的交易所均改为股份公司,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挂牌。在国际化方面,韩国证券市场从1980年起推动国际化,鼓励外国企业上市及外国投资者参与。新加坡积极推动与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的联动性,设立外国板,供不符合主板挂牌标准的企业上市。
亚洲柜台市场在借鉴美国NASDAQ体系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发展
亚洲主要证券交易市场分为集中市场和柜台市场两种,其中香港证券市场没有柜台市场,只单独设立主板市场,韩国、日本证券市场对集中市场进行了细分,分别提供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科技蓝筹股等进行上市融资交易。
亚洲主要证券市场柜台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仿照美国NASDAQ市场建立,提供中小成长性企业的融资市场,但随着改革和发展,在制度细节上各有不同。目前,韩国KOSDAQ市场在机构整合后转为集中市场交易,另外开设了自由板市场作为第三市场,提供中小企业融资。新加坡开设Catalist市场(原SESDAQ),允许外国企业挂牌融资,其主要交易也并不仅限于中小企业。日本JASDAQ仿照其主板,设立标准型和增长性两大体系。
亚洲证券市场交易和定价方式有较大差异
从集中市场来看,韩国集中市场定价采用竞价方式,包括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日本集中市场股价采用Zaraba及Itayrose两种决定方式,分别用于交易时段和盘后时段。香港集中市场采用竞价自动撮合交易原则,等价成交。新加坡采用逐笔成交的竞价方法,另外存在强行下单范围,防范错误交易。
从柜台市场来看,韩国柜台市场采用一对一议价模式,电脑撮合交易。日本JASDAQ市场采用做市商制度与竞价制度并存的混合交易制度。新加坡凯利板市场采用Reach平台进行交易。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