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港美研究

研究报告:国金证券-港股基金分析专题报告:启程,布局港股初起步,化茧成蝶终有时-180702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8-07-03 11:26:40
研报栏目: 港美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张慧
研报出处: 国金证券 研报页数: 10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1,282 KB 分享者: coc****910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基本结论
港股市场创立至今已有近150余年的历史,随着沪港通、深的开通,资金逐步南下入港,众多公私募基金公司都参与其中,本文将主要对目前公私募基金投资港股的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详细展示。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由于私募基金投资情况不会公开披露,因此我们通过跟踪调研的方式,汇总整理出了目前部分私募基金在港股市场投资的核心特点:
投资逻辑趋同投资逻辑趋同投资逻辑趋同投资逻辑趋同投资逻辑趋同,寻找稀缺,寻找稀缺,寻找稀缺好公司。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由于对香港市场的不熟悉,目前大多数私募基金在港股领域的投资方法相对单一,大都局限于购买少数几只香港的股票,具体个股方面主要聚焦于稀缺性,寻找具有独特性、基本面好、且估值合理的标的,所投资的个股大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也有少数管理人由于具备长期海外市场投资经验,有着更为明确的投资逻辑和流程体系:如其一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筛选出具备良好增长空间、较高资本回报率估值在合理范围内的优秀公司,对于宏观层面以及市场长期不间断扰动因素关注较少;其二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从宏观面、策略行业层递进,行板块和个股的选择。
投资规模有限,鲜少有专门投研团队。从港股投资规模来看,在能够估算出大致规模的15家私募基金中,规模超过10亿的仅有3家,尽管统计样本有限,但仍可大致看出目前私募基金港股投资规模还是普遍较小。而且在投研团队方面,在我们调研的30家上下私募基金范围内,仅个别公司有专门的港股投研团队,另有少数公司是将A股、港股、美股进行一体化研究,根据行业进行分工,而绝大多数私募基金还没有配备相对成型的港股投研团队。
偏好行业集中,消费、科技、金融最受欢迎。私募基金投资港股比较偏好三大领域,即消费、科技、金融,主要原因是因为港股的消费类和科技类板块拥有较多A股市场上没有的优质公司,而且消费类板块往往具有基本面良好且兼具防守价值的特性,比如医药、汽车、食品饮料、服装、博彩、教育等等都是私募基金投资比较集中的领域,而科技类板块里的腾讯控股去年一路走强吸引了众多机构资金的关注,金融类板块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的特点,具有折价优势的银行、保险行业也是部分私募中长期基础仓位的构成。
公募基金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港股的配置规模正逐步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过去两年港股市场经历了一轮牛市,配置天平自然有所倾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互联互通的加深,港股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具备估值优势的优质公司,投资机会被陆续发掘。不过,从绝对规模上来看,和私募基金所呈现的特点有一定致性,大多数投资港股公募基金规模也相对较小。在实际操作中,截止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港股平均仓位基本处于40-50%的水平,配置领域侧重金融、信息科技、以及消费行业,从配置的大方向上来看,公募、私募基金也有着较高的重合度。
总体而言,不论是从挖掘稀缺标的寻找投资机会的角度,还是从跨市场配置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公私募基金对于港股的关注度和热情都在逐步提高,但由于港股毕竟是一个相对不太熟悉的市场,整体市场环境、估值系资金结构、波动规律与A股都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在当下对于港股市场的投资不论是产品的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相对有限,人员配备方面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投资领域上也比较集中,都聚焦在消费、科技金融等大市值流动性好的行业个股上。未来,随着对于港股市场的逐步熟悉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公私募基金不论是在港股的投资规模上、偏好领域的分散程度上、还是投资策略逻辑的多样化上,预计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港股市场创立至今已有近150余年的历史,香港作为亚太地区乃至国际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其在大陆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中的纽带作用愈发凸显。2017年港股市场经历了一轮单边牛市行情,恒生指数屡创新高,特别是部分中资股的亮眼表现,使得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众多基金公司也在其中分得了一杯羹,不同公司之间在港股投资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色,本文将对目前基金投资港股的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详细展示。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