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9-16 11:14:42 |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杨为敩 |
研报出处: 方正证券 | 研报页数: 18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548 KB | 分享者: jer****28 | 我要报错 |
摘要
1、滞涨的根源是金融系统的吸水性要远大于实体系统。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仅从目前的收益结构来看,我们还处于极易形成滞涨的环境:
1)实体增长的弱吸水性从根源上来自于偏低的资产回报率;
2)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把边际负债更多用于实体建设本身就会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这时自然会有更多资金走向金融端去推升通胀;
3)这一现象的本源是实体系统和金融系统的发展不同步问题。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后续在没有出口的庇护下,经济下降趋势确定性要更强:
1)2016-2017年的中国经济极像一轮短周期的上行阶段,但其支撑点其实并非内需而是外需,而当前的出口贡献在下降;
2)近十年来中国出口结构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升级,导致现今出口需求曲线可能非常平坦,这降低了出口应对贸易摩擦的防御性。
3、然而,与以往不一样的是:监管的介入使得这一轮货币传导周期在拉长,融资体系在撕裂:
1)实体的融资体系大体分为两个层次:银行供应高信用主体,银行及非银的资管资金供应中低信用主体;
2)当前通道监管和期限错配监管已经基本把资管的负债端和资产端都控制住,这导致了尽管银行间流动性充裕,但中低信用区域仍然在失血;
3)一个现象是:2017年以来国企产出占比明显回升,而其副作用是:这个经济体质的就业吸纳能力在明显变弱。
4、这导致短期我们可能会迎来通缩而非滞涨:
1)监管在同时干扰了银行间流动性和实体间流动性之间的关联。M2迟迟难于上升,通胀的必要条件一直未能达到;
2)衡量通胀预期的两个重要指标:M0及居民活期存款率近来也都在回落。
5、通胀至少短期不会是阻断货币宽松的线索,利率债的行情仍然还有空间,短期曲线仍然有继续陡峭化的可能。
6、信用风险的右侧出于融资体系撕裂的问题还没有出现,建议观望中信用,规避低信用。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信用违约冲击加剧。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